赵少康昨天讲了1998年马英九参选台北市长的故事,这个故事贫仙等了二十五年,今天终于等来了。
新党建党后卷走了国民党的青年选票,李登辉指示组工会把被新党卷走的青年【选票】找回来。组工会紧急包装了两个青年形象来争取青年【选票】,一个是丁守中一个是马英九。那时丁守中是增额立委,马英九是陆委会副主委后来转任法务部长。由于马英九跟新党关系好,赵少康反台独批判李登辉时经常说据马英九说,这个做法目的是要逼马英九参加新党。马英九被逼无奈只能找借口辞职到台大还是政大当副教授。第二届台北市长选举提名时国民党提了丁守中,丁守中是连战的人,丁守中面对困难不愿意参选,国民党只能提名来自连战阵营的时任外交部长的胡志强,媒体对此评论说国民党提名人选难产。基于这个局面贫仙向赵少康建议,由新党提议国民党提名马英九参选台北市长,新党支持马英九。赵少康开记者会公开呼吁国民党提名马英九参选,新党不提名参选人。这样说的意思就是国民党提名马英九参选新党就不提别人,由马英九跟陈水扁决战。在媒体的连续采访下马英九自己都说我已经说了五百遍不参选,我不会参选台北市长。在这个形势下新党提名王建煊参选,赵少康那是1998年三合一选举新党的总导演,总导演这个职称是赵少康自己定的。时任国民党中央秘书长是吴伯雄,在吴伯雄的努力下马英九在参选登记的最后时刻由吴伯雄陪同登记,由此,马英九为台湾选举创建了两个新名词,一个是说了五百遍不参选还是参选了【郭台铭就是,说不参选又想参选】,另一个是不到最后一刻不能下结论【郭台铭现在就是,不到最后一刻不能下结论说选不选】。马英九参选后王建煊是要退选的,新党出于母鸡带小鸡的考虑继续安排王建煊参选,王建煊在最后一刻呼吁议员投新党市长投马英九,母鸡带小鸡的选举战术是新党发明的,新党还有另一项发明就是95年三届立委选举时的配票战术,现在广泛应用在议员选举。议员选举是复数制,配票很重要,原来罗智强那个选区国民党有两个议员,深蓝为了推高罗智强得票牺牲了一个欧阳龙,罗智强得了高票,国民党议员少了一席,哪个合算?这个结局就是没有配票造成的。
马英九参选台北市长后一直走到巅峰 ,反观那个丁守中,当时怯战,如果当时丁守中接受指派参选,能够去与新党协商那就不会有马英九的后来了。历史就是这样,一失足成千古恨,如果把丁守中的守中解释为中国与中道,那丁守中是名不符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