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兵朝鲜是应斯大林的要求决策的,条件是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苏联协助中国解放台湾。然而,赫鲁晓夫接班后推动与美国的和平发展政策结束朝鲜战争,东西方各自发展经济,这样中国解放台湾的布局就被搁置了。由于解放台湾问题被搁置,中共对赫鲁晓夫意见很大,遂布局在赫鲁晓夫访华后炮击金门,破坏美苏和平发展的政策。
由于中苏联盟,中国军队的建军思想都是与苏军兼容,这样在军队建设中以苏军为样榜就成了解放军训练与教育的指导思想。毛泽东与赫鲁晓夫为了解放台湾问题反目,中央布局炮击金门战役,解放军就必须与苏军拉开距离走自己的建军路线,所以才会召开军委扩大会议。
解放战争时期各战区对中央军委负责工作,中央军委直接指挥各战区,中央军委没有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国防部四总部的下属机构。建国后随着军队正规化健身的推进,在各战区与中央军委之间成立了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国防部四总部,但是责任分工没有划分清楚,最终导致国防部与总参总政总后三总部之间出现矛盾,并非只有总参与国防部有矛盾。这个矛盾本来应该由彭德怀与中央军委之间去协调,彭德怀没有去跟毛泽东协调,借军委扩大会议批判教条主义批判粟裕,彭德怀的行为在粟粉心中是不可原谅的,彭德怀后来庐山翻车也与批判粟裕扩权有关,彭德怀自作自受。
彭德怀与粟裕的矛盾并非国防部与总参的矛盾,国防部与总政总后也有这个矛盾,就是中央军委国防部三总部的责任分工问题,后来国防部划归国务院成为兵役指挥机构,中央军委直接指挥三总部,这个矛盾就这样解决了。
炮击金门坑了叶飞,如果刘少奇没有要求叶飞指挥,文革初期叶飞也不会紧跟刘少奇,历史就是这样走出来的,彭德怀与粟裕的矛盾源于军事指挥体制的问题,不是国防部与总参谋部之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