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

浏览量: 520  发布时间: 2022-7-25 9:34:50  阅读字体大小: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革命是马列主义指导下完成的,是所【公有制】有制革命。然而,中国共产党在一九八十年代初推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开放并保护发展私有制,这样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共产党的所有制革命正确与否?

从历史结局看,中共的社会主义革命有两个意义,一个国际影响,依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阵营完成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革命,并以此为依靠建设社会主义,由此发展壮大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阵营。另一个是对内的影响,彻底消灭了中国封建社会以来至中华民国时期的地方势力【割据】,建立了马列主义体制的中央集权政权,终结了自晚清以来中国社会一盘散沙的状态。

从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看,中国封建社会由于制度的影响地方势力【割据】是正常现象,中国封建社会的动乱都是因为地方势力与中央政权的矛盾引起。到了晚清由于国际势力的进入,中国封建社会的体制也就面临着改革的问题,也因此又造成了一个时期的动乱。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革命只是结束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并没有解决地方势力【割据】的问题,袁世凯称帝其实质是想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来消灭地方势力的割据,另一方面在国际势力进入中国后重建中国传统文化。但是袁世凯不仅没有成功,还恶化了地方势力格局的问题。蒋介石赢得国民党的领导权后与苏联合作北伐重建中华民国。虽然打倒了一些军阀,但是蒋介石采取了交换政策,以承认中华民国来换取地方势力的自制【权】,虽然统一了中国,但是地方势力并没有消除,中央政权的管理权成了有限责任公司。所以,蒋介石建立的中华民国在日本侵略中国时所有地方势力与中央政权的矛盾大爆发,被日本各个击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没有去消灭地方势力,把主要力量用在消灭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最终失败,像郑成功那样撤退到台湾。

中国共产党在反内战的斗争中赢得了胜利,以革命的武装力量彻底消灭了中国自封建社会以来始终存在的地方势力【割据】问题,由此建立了中央集权的马列主义政权。

虽然蒋介石撤退到台湾后跟着美国搞经济建设赢得了胜利,李登辉在九十年代初推动民主化改革也赢得胜利,但是,马英九时期推动地方自治法改革又把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推上了地方与中央斗争的【历史】战场,这个问题的出现让台湾人民提出疑问,李登辉的民主化改革对不对?

因为搞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在大陆要解释所有制革命对不对?现在台湾社会因为地方自治法引起的问题太多了,台湾当局也要解释民主化改革对不对?








版权所有(C)2017 张荣闽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7025394号-1
技术支持:漳州企飞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