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以来美中台三方关系的合作与斗争

浏览量: 451  发布时间: 2020-11-10 14:44:11  阅读字体大小:

  

九十年代是李登辉推动台湾民主改革的时期,是大陆处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期,由于美国很好地处理了整个九十年代的两岸关系,才会让李登辉推动的民主改革得已遂行。现在美国发起斗争中国的反中运动,中美关系急转直下,美台关系急转直上,特朗普失败后美中台三方的关系要如何演变?这个问题成了焦点!

九十年代初中国处于西方国家的联合封锁期,刚刚接班的李登辉一方面要巩固政权,另一方面又要推动民主改革,所以李登辉经由密使通道与大陆建立了关系。当时台湾与韩国自六十年代中期起跟着美国发展经济近三十年,台湾与韩国的威权体制受到美国的重点关注,美国希望台湾与韩国推动民主改革,所以推动民主改革的李登辉受到美国的支持,坚持威权体制的国民党蒋系阵营被美国压制。

李登辉经由密室通道争取到大陆的信任巩固了政权推动了民主化改革,另一方面授意台商绕道第三地登陆大陆投资打破西方国家对大陆的封锁,这一点是李登辉对大陆的贡献。由于美国支持李登辉的民主化改革,所以美国对李登辉授意台商绕道第三地登陆投资的做法睁一眼闭一眼。一九九五年李登辉为民主改革后的第一届大选造势过境访问美国,这一点导致李登辉与大陆翻脸,大陆发起针对李登辉的导弹演习,美国航母开进台湾海峡为李登辉的总统选举保驾护航,至此,美中台三方的关系严重对立。虽然美中台三方关系紧张,但是台商绕道第三地登陆大陆投资的做法并没有受到影响,一方面是因为大陆急需台商来投资,另一方面是因为台湾经济高速发展三十年已经到了资本输出阶段,急需一个较大的市场空间来承接台资的输出,所以,虽然两岸关系紧张台资的登陆并没有受到影响。

两千年大选陈水扁赢得胜利,由于连战领导的国民党继续执行李登辉的路线,国民党虽然失去政权,但是并没有与大陆缓和关系,所以陈水扁也不敢跟大陆来往。2004年连宋配失败后连战才不得已的访问大陆,因为连宋配没有得到增量票【就如同这次蔡英文赢得高票,增量票都投给蔡英文】,陈水扁得到了增量票维持了政权。另一方面美国在911事件后为了推动国际反恐怖主义势力的合作逐渐的解除了对中国的制裁,所以连战在美国的支持下访问大陆。

陈水扁两届任期苦于朝小野大一事无成,最后陈水扁打着深化民主改革的旗号改革选举制度,单一选区两票制改变了台湾民主化后的政治生态,这个制度虽然排挤了小党但也没有保住民进党的政权,国民党赢得胜利。

马英九赢得胜利后并没有因为连战登陆打下国共合作的基础而采取积极的大陆政策,马英九政权积极的靠向美国妄图深化美台经济关系。但是,美台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是两个概念,马英九要深化美台经济关系就必须要过美牛美猪这一关,马英九没能过这关,不得已的转向大陆深化与大陆的经济合作。2008年是马英九政权的首任,也是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年,美国也愿意看到两岸关系的和缓促进两岸的经济合作,以两岸的经济合作带动区域经济走出困境,所以在美国的斡旋下两岸经由各自的九二共识开展合作。

由于蔡英文与大陆在九二共识的分歧,蔡英文的第一任期主要做了清算国民党与福利制度的改革工作,第二任期碰上美国发起斗争中国的运动,美台关系急转直上。蔡英文并不能白拿美国的好处,要深化美台经济合作就必须过美牛美猪这一关,当前蔡英文正在推动美牛美猪冲关的阶段,能不能过关还不知道。

美台关系有政治面与经济面两条路线,从马英九到蔡英文美台经济关系都必须先过美牛美猪关,美牛美猪没过关深化美台经济关系就免谈。大陆方面在对台工作中必须区分美台关系的经济面与政治面,千万不要以台湾牌的看法来看待美台关系。从李登辉到陈水扁马英九蔡英文美台关系坚持的是各自的利益,而大陆方面在对台工作中往往混淆了美台关系的政治面与经济面,当前的两岸僵局就是这样造成的。台湾有着深厚的经济基础并由此奠定区域经济的影响力,台湾不是谁的牌,这一点在对台工作中必须牢记,美中台三方关系的基础是共同利益,不是牌的关系。李登辉能够做到推动台商曲线登陆打破西方对中国的经济封锁,为什么现在大陆不能做到争取台湾在中美斗争中发挥积极作用呢?这一点是当前对台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了。








版权所有(C)2017 张荣闽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7025394号-1
技术支持:漳州企飞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