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研究中如何看待党内斗争的问题一直是党史研究要回避又不能回避的问题,从党的革命历程看,党内斗争分政治路线斗争与干部之间的斗争两大类,对于党内路线斗争的问题可以依据【建国以来党内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精神来看待,对于党内干部之间的斗争就比较难看待,如谢子长闫红彦与高岗刘志丹习仲勋之间的斗争。李建彤写了【刘志丹】被闫红彦告状,由此害死一大堆干部,这是红色文艺创作的一大惨痛教训。
当前福建各地纷纷成立长江支队研究会,但是,对于长江支队干部与福建各地地下党干部之间的矛盾却始终没有正面看带过。贫仙依据漳州市委党史办编辑出版的【芹山魂】分析判断出陈天才与长江支队第五大队干部之间矛盾的由来,这个问题应该从当时对新解放区的政策来看待,而不是陈天才在回忆录提及的个人矛盾。
漳州是1949.9.19解放,平和县是和平解放,陈天才与长江支队第五大队干部的矛盾根源在此。一九四九年九月十九号漳州解放,平和县是和平解放,由于新旧政权的变更正值秋收季节,国民党旧政权没有来得及收获大秋就结束了,共产党虽然收获了大秋,但是,共产党新政权并没有去抢收这个大秋,因为依据对新解放区的政策,新政权不能对群众白拿征收,要有偿收购。这样,平和与漳州地区的地主富农等于没有交一九四九年的公粮【农业税】。
陈天才出席福建省征粮支前工作会议对张鼎承丞说龙溪地区还有很多的粮食可以征收,张鼎丞大喜过望安排陈天才去征粮。陈天才认为平和的地主富农由于新旧政权变更没有交一九四九年的公粮,应该补交。长江支队在平和的干部认为这样违反政策,地主富农当然不想白交,要求有偿征收。陈天才是强制征收的,这个做法引起平和地主的暴动。由于张鼎丞支持陈天才,长江支队的干部与陈天才之间的矛盾就这样结下了。
平和县是和平解放,依据政策对旧政权的人员不能追究历史责任,由游击队改编的平和县政府的警卫排违反政策清算旧政权人员,由此被龙溪军分区解散遣返,部分人员竟然暴动上山,这一点陈天才是有责任的。
陈天才所代表的闽南游击队与长江支队干部之间的矛盾其根源在于对新解放区政策认识的分歧,这个矛盾从解放初期一直延续到文革后,项南出任福建省委书记后双方的矛盾才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