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文学与文学改革

浏览量: 489  发布时间: 2018-12-18 14:39:40  阅读字体大小:

  

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谏言之二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一百名人体育界是奥运第一块金牌的许海峰,文学界给了首创改革文学的蒋子龙,不是得大奖的作协副主席,哈哈,中宣部有改革精神,赞一个。

华国锋时期文学界有两个首创,一个是上海知青发表在文汇报上的小说【伤痕】,由此首创伤痕文学,另一个是天津作家蒋子龙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乔厂长上任记】,由此首创改革文学。从政治上说伤痕文学是为全盘否定文化大革命做舆论准备,当时围绕着伤痕文学还有过一次歌德与缺德的争论。【乔厂长上任记】写的是国企改革,从政治上说伤痕文学的影响大,为否定文化大革命做舆论准备。【乔厂长上任记】写的是国企改革,对当前的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精神有意义,所以是蒋子龙当选,而不是如奥运第一块金牌得主那样由得奖的作协副主席当选。

改革文学的作家当选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百位名人代表,而不是得奖的作协副主席,这一点值得肯定。但是,当前中央大力的宣传深化体制改革,作为舆论准备的改革文学有跟着中央深化体制改革的精神与时俱进吗?

【乔厂长上任记】写的是企业内部改革,呼应了当时体制改革的宣传,在伤痕文学后改革文学也成了当时文学题材的主流。改革开放四十年后的今天,改革文学在哪里?九十年代中期推动的国企改革下造成了大批的国企工人下岗,引发社会矛盾,这时的改革文学不好写,可以不写。两千年后住房体制改革以及后来的土地体制改革引起住房与土地领域的大量问题,这个改革不好写,也可以不写。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严治党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压倒性胜利,反腐败文学在哪里?【人民的名义】不就是反腐败文学吗?那个扯淡的太多了,严重脱离生活。

既然中央肯定改革文学的历史意义,当前的文学管理体制就必须改革,以改革文学推动文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当前文学刊物大都由各级作协负责,文学刊物的读者也就是文学爱好者而已,县区级的基层作协连刊物都没有以微信公众号的形式发表文章,能评奖的文学作品必须是各级刊物发表过的。这样,文学作品的覆盖面也就是各级作协组织联系的作家与文学爱好者而已,不可能有广大的读者群体,宣传舆论工作的积极意义在文学界就体现不到。

文学改革从各级作协的出版物开始,将各级作协的刊物改为电子版,省钱又省力也可以赚钱,电子版无疆界,读者面就可以无限扩大,对舆论宣传的工作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各级作协死水一潭,大都在搞赞助商支持下的刊物出版,明哲保身摆第一,不会有哪一级作协去推动文学改革推动与时俱进的文学作品,所以就必须从文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入手推动文学改革,让文学改革紧跟时代的要求。

中央对改革文学的肯定能不能推动文学管理体制的改革?拭目以待!

 








版权所有(C)2017 张荣闽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7025394号-1
技术支持:漳州企飞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