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旗写了个水调歌头怀念毛泽东,拿炮击金门影射当前的两岸关系。炮击金门并非是什么丰功伟绩,当前的两岸关系也不须要炮击金门来解决。一九五八年为何要炮击金门?
赫鲁晓夫接班后将斯大林的扩张政策变更为对西方妥协,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在这个精神下朝鲜停战撤军,然后是维持台湾海峡现状,大陆与台湾各自发展经济。然而,蒋介石与毛泽东都不愿意,蒋介石要光复大陆,毛泽东要解放台湾,无奈之下美苏两国就各自约束台湾与大陆。毛泽东在赫鲁晓夫访问中国刚返回就发起炮击金门,打给美国看,赫鲁晓夫跟我们是一个阵营的,离间美苏的和平协议。这就如同美国在习特会后抓孟晚舟,那个意思就是我们抓孟晚舟是请到尚方宝剑的。赫鲁晓夫为了维持与美国的和平协议,只能与中国翻脸,你去解放台湾,我抓我的经济。这样,以苏联为核心的东方集团在赫鲁晓夫时期经济有了一个大发展,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集团抓住缓和时期大力发展了经济,日本与韩国也跟着大发展,只有台湾与大陆还在持续的斗争。从五八年大跃进到文革初期,中国经济一塌糊涂,蒋介石厉兵秣马积极准备反攻大陆。一九六三年周恩来带着张治中罗青长到南海与美国人密会,中方的意见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蒋介石不光复大陆我也不解放台湾,以此维持台湾海峡的和平。然而,蒋介石并不听美国的,坚决要统一中国,防止大陆从中华民国分裂出去。美国只能泄密给中国,意思是说,那是蒋介石在单干,与我无关。大陆依据美方的情报于一九六五年八月六号以及十一月十三号打了两场海战,消灭了台湾海军的主力战舰。这样,蒋介石才放弃光复大陆的战略改为跟着美国发展经济。十四年后,跟着美国发展经济的台湾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样板,脱离苏联东方集团的大陆独立自主的输出革命,在非洲建立第三世界阵营当领袖,虽然进了联合国,但是,历经文革政治灾难后大陆经济已是一塌糊涂,不得已的转向美国。
一九七九年一月一号是中美建交日,大陆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以【告台湾同胞书】向美国作出维持台海和平的政治承诺。从此,中美台三方就不断地斗争,美国要维持台海和平,台湾要独立自主,中国要反台独,一直斗争至今。当前台湾的民主化与大陆的孔子文化输出形成鲜明的对比,孔子文化服务于两千五百年的中国封建王朝,孔子文化的输出是不是中国封建文化的输出?传承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新文化竟然让位于孔子文化,那马列主义的先进性体现在哪里?归根结底,两岸关系的斗争其实质是民主文化与中国封建文化的斗争,炮击金门的那一套早已不适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