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粒片仔癀

浏览量: 130  发布时间: 2025-2-6 12:44:48  阅读字体大小:

  

漳州名优特产故事之一

当前中国的名优特产以茅台酒片仔癀为代表都成了商业投机的标的物,名优特产早已远离人民群众,贫仙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个漳州名优特产的系列故事抛砖引玉,看看能不能让漳州的名优特产回归群众生活。

一九七十年代初期漳州糖厂是龙溪地区最大型国营企业,那时龙溪地区给了漳州糖厂一个任务,支援其他小厂的技术开发与建设,那时贫仙的父亲是分管生产的厂领导,这个任务就由贫仙的父亲来执行了。贫仙印象较深的有两件事,一件事是漳州五中有一个校办工厂生产浆糊,那时贴大字报都要用这个,忘了是浆糊的粘性还是浆的均匀问题没搞好,在漳州糖厂派出的技术员的指导下取得突破,当时支援的技术员还带回了几瓶浆糊给父亲报喜。另一件事是帮片仔癀厂搞了什么技术突破,片仔癀厂送了父亲两粒片仔癀表示感谢。从此我家就有了两粒片仔癀,据父亲说当时主要出口创汇,在东南亚一带的华人区很受欢迎,市面上很少,很珍贵的。

一九七十年代初期漳州三中有一位胡姓校长,胡校长的太太是糖厂的技术员家在糖厂,由于胡太太与贫仙的父母亲都是胶东荣成人,平时就有私交经常来往。大概就是一九七十年代初期胡校长的小儿子得了小儿肺炎住进了解放军一七五医院【现在的九零九】,由于高烧不退主治医生下了病危通知,胡太太跑到贫仙家里找父亲哭诉说医院下了病危通知孩子完了。贫仙父亲安慰胡太太说这里有两粒片仔癀,拿一粒去给孩子服用,就这样拼一下,不要让医生知道,医生知道会阻止私自用药。胡太太拿着一粒片仔癀背着医生给孩子服用。隔天医生查房时孩子已经退烧了,医生说退烧了就有救了,又觉得不可思议就问,你们有给孩子吃什么吗?胡太太不敢说,等孩子出院时才跟医生说服用了片仔癀,后来八十年代末期胡校长的这个儿子考上了南京邮电学院,现在在漳州邮电系统工作。

一粒片仔癀救了胡校长的儿子,胡太太在厂里一直宣传说是老张给了一粒片仔癀救了儿子。从此厂里职工都知道我家有粒片仔癀,胡校长的儿子用了一粒还有一粒,从此每逢厂里职工的孩子高烧不退就会到我家来借用这里片仔癀,然后再买一粒来还。我家的这粒片仔癀早已不是原来的那粒,几年间一直在流转着,到了一九八十年代中期,贫仙的一个同学出了工伤事故重伤,那粒片仔癀就由贫仙的母亲送给了同学的母亲。

现在片仔癀已经是商业投机的标的物,片仔癀的故事都是商业投机的故事,谁赚了谁赔了谁进去了,与人民群众生活相关的故事没有了,片仔癀要如何回归群众生活呢?

 








版权所有(C)2017 张荣闽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7025394号-1
技术支持:漳州企飞网络